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保健百科 > 正文

毕业生成“高压人群”

发布时间:2019-05-01 16:22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发生以后,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格外关注,最近,湖南大学统计学系专门就大学生心理压力指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约37%的大学生表示压力指数偏高,其中5%的大学生承认心理压力指数过高。 毕业生成为“高压人群” 接受

云南大学“马加爵”案件发生以后,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问题格外关注,最近,湖南大学统计学系专门就大学生心理压力指数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约37%的大学生表示压力指数偏高,其中5%的大学生承认心理压力指数过高。

毕业生成为“高压人群”

接受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共512名,分布在各个年级。调查发现,表示心理压力指数过高的大学生对星期一存在恐惧感,生活对他们来说乐趣很少,经常觉得疲惫不堪或愤愤不平。

毕业生之所以成为“高压人群”,其原因或多或少与就业压力有关,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明显超载,特别是工作岗位不理想或工作还没着落时,他们往往压力与日俱增,对未来丧失信心,而考研的同学在考试成绩未公布之前,压力同样很大。

女生心理健康差于男生

调查还发现,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没明显差异。在大学四个年级中,压力指数最低并不是大一新生,而是大三学生,他们多数表示英语四级考试紧张期已过,学习压力不大,就业压力尚远,而大一新生则对陌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及人际关系存在压力。

减压方式多样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调查中,约有63%的大学生压力指数适中,比较善于自我调节,面对压力,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之有效的行动解决问题,目前精神状态较好。在减压方面,本次的受访者中有7.45%选择去美容院,运动或是和朋友聚会;69.15%选择呆在宿舍中听音乐,看书或是睡上一觉;6.38%选择到酒吧痛饮,或是疯狂采购;17.02%选择冲进商店,买很多零食,然后再回宿舍,边吃零食边看电视。

相关专题: 学生保健

相关资讯

校园暴力何时了,谁来为暴力买单
近段时间,“校园暴力”这个词已经几次刺痛了公众敏感的神经.本该纯净的校园里,为什么暴力却屡屡上演呢?从现实考虑,解决校园暴力已经迫在眉睫,净化校园环境势在必行 !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
工作效率低?可能是你的心理出毛病了!
工作效率低?可能是你的心理出毛病了! 工作效率低可能是心理出毛病了! 心理疾病会影响工作效率 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称,1/5以上的上班族受心理疾病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这类上班族经常因病请假,而
心理养生捍卫白领健康
养生先养心,办公室白领是现代社会最繁忙、压力最大的人群,更由于日渐加快的社会节奏、竞争激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白领们的心理负荷日益加重,由此造成的心理疾患也越来越多。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快节奏会使人产生
高三恋情不应一棒“打死”
家长苦恼:“不打”势必影响高考学生郁闷: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老师支招:沟通交流正面引导 “她躲在房间偷偷打电话”、“他经常和一女生上学放学”、“他钱包里有女生的大头贴”……近段时间,不少家长打进本报高考咨
上海:“自助”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社会、学校和家长三方关注的新焦点。学生们的想法在信息社会里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新,而与此相对的却是学校相关教育的明显滞后。2000年9月,上海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