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保健百科 > 正文

小儿咳嗽 教你不吃药就能治好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9-05-07 01:43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小朋友在平常患上感冒的时候,往往会引发咳嗽的症状同时出现,在临床上,对于小儿感冒咳嗽的治疗,一般是不提倡药物医治的方式的,因此,当家长在发现小儿有咳嗽的症状发生后,其就可以选择下文所叙述的不吃药止咳的方法。 小儿咳嗽的食疗方 1、丝瓜粥 丝瓜与粳米、虾

小朋友在平常患上感冒的时候,往往会引发咳嗽的症状同时出现,在临床上,对于小儿感冒咳嗽的治疗,一般是不提倡药物医治的方式的,因此,当家长在发现小儿有咳嗽的症状发生后,其就可以选择下文所叙述的不吃药止咳的方法。

小儿咳嗽的食疗方

1、丝瓜粥

丝瓜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的作用。

2、大蒜水

将大蒜头去皮,捣烂,加白糖和开水约500ml,浸泡5小时即可服用。

3、萝卜蜂蜜水

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等作用。蜂蜜润燥止咳,萝卜搭配蜂蜜可起到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4、川贝母蒸梨

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并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这个止咳方法对久咳体弱儿适用,对于有外感者不宜用。

5、食醋

取白醋适量并将将醋烧沸,放凉后再喝。这个方法能消除咽痒,以达到止咳效果。但对脾虚湿盛,有骨关节病痛者不宜。病好了就不要再多喝,否则会损伤牙齿和胃。

3个中医疗法治疗小儿咳嗽

一、敷足

1、石膏6克,枳实10克,瓜蒌12克,明矾、冰片各3克。

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混合均匀,加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患儿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敷5~7天。此法可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2、吴茱萸10克,法半夏6克。

两种药材研成细末,加醋适量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并用棉布包好,24小时一换,连敷3~5次,伴喉间痰鸣者,可加风化硝10克,其效尤佳。此法可化痰止咳。

二、足浴

1、将生姜30克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一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2~3天。此法可温肺散寒。

2、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将上述药材如上法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一剂,连续3~5天。此法可清热宣肺,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咳嗽。

三、填脐

1、枯矾、皂荚各3份,牵牛子、杏仁、栀子各2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取葱白1~3根捣烂,加蛋清少许,与上述药末调为稀糊状,外敷肚脐孔处,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每日换药一次,连续7~10天。此法可止咳化痰。

2、紫苏、防风、半夏、茯苓各4份,陈皮3份,甘草、杏仁各2份,白芥子1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清水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用布覆盖并用胶布贴好,每日换药一次,连续5~7天。此法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在现实生活中,咳嗽在小儿的身上时有发生,家长在为孩子的咳嗽症状寻求治疗方法的时候,就尽量避免药物治疗的方式,而本文所提到的食疗止咳和中医治咳的方法,就值得大家进行参考和选择。

相关专题: 疾病调理

相关资讯

药膳让你“吃”掉燥气
秋冬季节是一年中气候最干燥的季节。此时,会引起鼻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纹增多等。对秋冬季节的干燥,中医 有不同证型的分类,并根据这些不同的证型,选择“吃”掉燥气的方案。 燥在肺卫 主要表现症状为发热头痛
啤酒喝多了怎样解酒
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 中餐桌上非常常见的一种饮品,人们会在喜庆的日子庆祝的时候喝啤酒,也会在悲伤难过的时候想要喝啤酒。无论是酒量好还是坏的人可能都有过喝多的情况,并且喝多后身体也会非常的不舒服,为了能让
便秘吃什么好 孕妇通便的饮食原则
膳食 纤维可加速肠蠕动,促进肠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减轻孕期的便秘。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有糙米、全麦食品、各类果仁、干杏、豌豆、葡萄干、韭菜、芹菜、无花果等。因此孕妇一定要选择好自己可以接受的膳食 纤维,
冬季如何养生 这些药膳让你冬季不生病
现在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冬天仿佛一块冰烙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有待加强。因此,这时候的我们要更加注重冬季养生 。那么冬季我们应该吃些什么来抵御冬季各种高发病呢?今天小编就来推荐这些神奇
药膳食疗方法治老年人的感冒
对年老体衰、体弱多病的长者,在感冒一开始就必须要提高警惕。老年人感冒的各种疗法中,饮食 调养简便易行,是一种较好的辅助疗法。下面介绍一些食疗方法。 肺气虚症:除感冒的共同症状外,临床以恶风(或恶寒)、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