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知识百科 > 成语故事 > 正文

言不由衷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发布时间:2019-02-01 18:38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周天子不再受到诸侯的重视。郑庄公成为周平王的卿士后,执掌着朝中大权,他对平王就很不尊重。周平王有好些事情,不得不交给同时也在朝里做官的西虢公去处理。郑庄公因此对周平王很不满意,认为平王是有意要让西虢公代替自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周天子不再受到诸侯的重视。郑庄公成为周平王的卿士后,执掌着朝中大权,他对平王就很不尊重。周平王有好些事情,不得不交给同时也在朝里做官的西虢公去处理。郑庄公因此对周平王很不满意,认为平王是有意要让西虢公代替自己处理朝政。周平王向郑庄公解释说他没有这样的意思,为了进一步消除隔阂,双方决定互换人质,以示信任。于是,周平王的儿子狐去郑国为质,而郑国的公子忽也到周国为质。

可是,就在这年(公元前720年)三月,周平王去世了,平王的孙子姬林继承王位,史称周桓王。周桓王即位,也想委政于西虢公。郑庄公非常生气,就在这年四月,派大夫祭仲率领兵马到周王畿内的温邑(今河南温县南),把已经成熟的麦子全都割走了,并全部运送到郑国。秋天,祭仲又带兵到周王畿内的成周(今河南洛阳东),把那里成熟的谷物也全部割跑,运回郑国。从此,周郑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糟糕,彼此间结下了仇恨。

当时,有正直的史官在评论这件事时指出:“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左传.隐公三年》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是从内心里说出来的真话,即使交换人质也是没有信用的。如果相互间能坦荡、真诚,而且都能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即使没有人质,谁又能离间得了相互间的关系呢?

--《左传.隐公三年》

【求解驿站】比喻不讲真心话,虚伪敷衍的行为。由,从;衷,内心。

【活学活用】他的这些话,有些是真实的,但大部分是~的。

【妙语点拨】郑庄公于春秋初年所做的总体说来算是集势,就好像一块石头你把它高高举起,它就会有势,而这个把石头高高举起的过程就叫做集势。庄公所做的就是举起石头去砸周王室,去砸其他诸侯,即使言不由衷也在所不惜。遗憾的是,庄公举起了石头,而等到后辈儿孙该享受祖宗阴德,去掷出这块石头的时候,郑国内乱频发,自相攻伐,最终郑国彻底颓废了。郑国的石头没有掷出去,可是举起石头的庄公却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近义】言行不一、口是心非

【反义】肺腑之言

相关专题: 成语故事

相关资讯

两袖清风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于谦是明朝 浙江钱塘人,二十四岁中进士,不久做了监察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在任期间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明宣宗很赏识他。于谦被破格提升为河南、山西巡抚后,衣食住行仍很俭朴。 明宣宗九岁即位,宦官王振专权
呕心沥血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唐朝中期的着名诗人李贺,诗写得非常好,诗的风格与李白极为相象。当时,人们称李白为“仙才”,称李贺为“鬼才”。鬼这个意像与诗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统计,“在李贺二百四十首诗中,天神类四十首,鬼神类二十
赤膊上阵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军阀割据,互相攻伐。割据凉州的军阀马腾,被曹操杀掉。马腾的儿子马超为报父仇,与西凉太守韩遂联合起来,出动数十万大军进攻曹操。双方在渭口一带对阵。 第二天,两军出营布成阵势。马超挺枪
迎刃而解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杜预是魏晋之际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曹魏尚书仆射杜畿之孙,幽州刺史杜恕之子。杜预学问广博,通晓历代兴亡成败之理,常道:“立德,我难以达到;立功立言,我有可能达到。”最初,其父与司马懿不和,结果被关
走马观花的故事、意思及成语解释
唐朝着名诗人孟郊,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相传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很有才华,学习也非常刻苦。长大后,他的诗作得很好。可是,他考试当官的路却走得相当坎坷,连续参加了好几次考试,都未能考中。 功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