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正文

逆反心理是种超限效应

发布时间:2018-02-19 12:35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很多人会发现,当自己受到外界的一些压迫或者压力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很大的反感,或者是各种不耐烦的现象都会表现出来,这都是比较典型的逆反心理表现。为什么人会有逆反心理呢?下面我们就去揭开逆反心理的原因。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

  很多人会发现,当自己受到外界的一些压迫或者压力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很大的反感,或者是各种不耐烦的现象都会表现出来,这都是比较典型的逆反心理表现。为什么人会有逆反心理呢?下面我们就去揭开逆反心理的原因。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而这种由于剌激过多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抓住你的听众,关键在开始的三分钟

  如果你在做一场报告,抑或是一场演讲,开始的三分钟很重要。你必须在三分钟内进入你的主题,必须在三分钟内以你的魅力抓住听众。整个的演讲过程要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演讲过程中要设计语调的变化,意境的变化,力求在“中场”也产生“三分钟效应”。在一个大型的论坛上,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时间,用好三分钟和三十分钟,重点内容要在30分钟内讲到,主讲内容控制在40-50分钟。时间一长,听众的精神会疲劳,注意力会分散。有一种人被叫做“麦霸”,说的是这种人很恋麦克风,喜欢拖场,殊不知他后面的信息已经很困难被听众接受了。小学的一堂课是40分钟左右,大学的一堂课是50分钟,这是经验的结晶。

  两个人交谈的时候,同样要注意节奏,控制时间,重要的内容要在前面的三十分钟充分交流,切忌铺垫太长。如果你发现对方已经开始看表,或者注意力开始分散,开始东张西望,你的谈话就要准备收场了,收场的时候最好把你的态度或者观点再总结一次,这样效果较好。

  指导你的下属或者帮助你的同事的时候,也要讲究艺术。就一个问题,可能是他的一个毛病,也可能是你给他的一个建议。要抓住一次机会深深地给他说透,然后给他时间让他领会和接受。过一段时间还没有改变的话,可以再找一个非正式环境提醒他,点到为止,同时做出想耐心倾听他意见的样子,如果他没有反驳,就可以说明他是会接受的,以后你要做的就是在时间上给他些压力,令他尽快改变,在类似的事情即将出现的时候提前给他一个提醒,帮助他克服。切忌就一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三番五次地跟他讲,反复向他强调,这样,你很容易得到“婆婆妈妈”的雅号,还会让他对你产生厌烦的心理,逆反的心理,不利于你们日后的沟通与共事。

  超限效应,对做广告宣传也有一样的启示。一个创意很好的广告,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时候,另人赏心悦目,第二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让人用心注意到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但如果这样好的广告要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的时候,就会令人产生厌恶之感。所以,广告宣传是需要有一定的密度,使需要从多维度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但要适可而止。

  出现逆反心理,也是一个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会适可而止,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而言,越是逆反的心理,越容易驱使他们去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所以家长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保健也应该注意。

相关专题: 心理常识

相关资讯

偶像剧会影响人类健康?两性专家揭3大负面效应
许多女人喜欢读爱情小说,看偶像剧,并每每为剧中主角们的爱情感到心碎神伤,甚至痛哭流涕。这些行为让她们的男友大为不解,有时候甚至嗤之以鼻。其实不仅男人无法理解女人这种行为,许多中年女人也无法理解自己青春…
幼儿教育 积极看待儿童的逆反心理
幼儿教育对每一对父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常有年轻父母抱怨自家孩子不听话,甚至有了逆反心理。其实这种情况是正常,如何正确看待逆反心理呢?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许多父母发现自己的孩…
这些情况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这些情况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这些情况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地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容易诱发人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1、企图标新立异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
逆反心理VS脾气倔强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