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正文

治疗内心伤痛的心理妙招有哪些呢

发布时间:2018-02-19 13:08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当这些创伤已印刻于心, 如何才能从创伤中更快地恢复过来?美国专家研究了一套新的创伤修复模式。通过学习这个模式,我们不仅可以治疗自己,也可以帮助身边受了创伤的人。可是,难道踢踢腿、弯弯腰的躯体训练,真的可以治疗我们内心的伤痛吗?不妨试

  当这些创伤已印刻于心, 如何才能从创伤中更快地恢复过来?美国专家研究了一套新的创伤修复模式。通过学习这个模式,我们不仅可以治疗自己,也可以帮助身边受了创伤的人。可是,难道踢踢腿、弯弯腰的躯体训练,真的可以治疗我们内心的伤痛吗?不妨试试!

  Step1:脚踏实地:就是让受伤者主动地去感受外在的支持

  就是让受创伤的人感受到外在的支持。通常,人们受到创伤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无助”,“孤立无援”“无所依托”,此时的身体也往往是紧绷的、僵硬的,而“脚踏实地”就是让受伤者主动地去感受外在的支持,即使所有人都离开了你、敌视你,你仍有“大地”给你支持,而且身边的任何东西,如椅子、桌子、地板,甚至是树木、空气都在给你支持。

  这样去感受的时候,身体自然就会生出一种放松之感。当你感觉到支持以后,感觉身体的变化,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好感觉”上,渐渐的,一种新的情绪就会来临:“我不是孤独的,我是安全的。”

  钟摆效应:通常,在让受伤者从震惊中恢复到相对清醒之后,医生们也会使用“钟摆效应”这一技术,即让被治疗者在身体的“坏感觉”与“好感觉”之间来回穿梭,既要注意到紧张、僵硬等不舒服的负面感受,还要注意到各种积极和中性的身体感受。这可以帮助我们学会体会身体的各种感受,进而学会分辨神经系统处在失调和平衡的不同状态中的感觉。

  通过这些,我们的神经系统会获得恢复的能力,我们也重新熟悉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力。

  Step2:钟摆效应:让被治疗者在身体的“坏感觉”与“好感觉”之间来回穿梭

  受创伤的人不知道,当我们的心灵受到创伤,同步的,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入防御状态,就像如果突然受到一种惊吓,我们马上就会屏住呼吸、瞳孔放大、身体紧缩。即使是生活中的小创伤,也会让身体发生变化,比如生气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等。“同步跟踪”就是受伤者在回想某个创伤事件、遇到某种引发创伤的情境时,同时注意到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我们开始注意身体的变化,便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身体的惯性反应,这时候创伤也会慢慢地被修复了。比如,小时候被蛇咬过一次,当再次看到蛇甚至是绳子就会不自觉地害怕,身体的惯性反应可能是动弹不得,这时,如果我们注意这一点,就可以有意识地动一动身体,比如动动手和脚,那么惯性重复反应就会被打破。

  Step3:同步跟踪:当我们开始注意身体的变化,便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身体的惯性反应

  “好了,你的身体已经很难受了。换个头脑,跟我说一说那些对你的困扰有帮助的人或者事吧!”Blinn 提示我。于是我提起了我的心理治疗师。

  “他是一个对我帮助很大的人。在以往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陪着我逐渐看清楚自己恐惧的到底是什么?让人生气的后果不一定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怕。现在的我,可以对促销员或者出租车司机说lsquo;不',但是面对家人还比较困难。”“世界上没有一夜见效的魔法,听起来你的治疗已经进行得很不错。”Blinn 安慰我说,“现在,你要回忆一下,每当你在治疗师面前感觉很安全的时刻,你的身体有哪些感受?”

  我回想起,我刚刚走进治疗室的时候,坐姿经常是只做沙发的前三分之一,就好像参加面试那样标准;后来,渐渐地,我就可以在沙发上很放松地坐成任何样子。还有一点,以前的我习惯扎那种很紧的马尾辫子,咨询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解开橡皮筋,让头发随便散在肩膀上。

  “我注意到,当你讲述这些比较安全的感受时,你的双手正放在大腿上,轻轻地拍它。你觉得你的手在做什么?”Blinn丢给我一个很调皮的小问题。

  “好像......我的手,是另外一个人--它在告诉我的身体:你可以自己作出决定,你想走你就走,你想站住就站住,你可以的。”我一边说,一边点头,身体里的力量感觉更多了。“实际上,当我们张开手掌向外用力,是一种身体语言。可以意味着划清界限,表示决绝,保护自己,等等。记住这种感觉。”

  活化资源:所谓活化资源,就是让受伤者重新审视自己内在的以及外在的有利条件。当我们受伤,往往会过分的悲观,往往只看到糟糕的一面。而这一技术,就是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整合蕴藏在我们外在的、内在的、身体的资源,比如:至少我的身体健康;至少我还有一个无活不说的朋友等等,帮助我们去追踪那些积极的身体感觉,以及因为发现有利资源而引起的身体变化。这个练习有助于建立内在的复原力,更新个人的觉察力,同时镇定神经系统,将积极的经验扩展为内在感觉,获得自我疗愈的信心。

  Step4:活化资源:就是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整合蕴藏在我们外在的、内在的、身体的资源

  接下来,医生请我站起来,与他面对面,举起双手使劲向前推他的双手。过程中注意保持身体不倾斜,将身体的重力交给脚下的大地,集中精力将手掌用力向外推。

  几次咬牙切齿之后,我回到沙发上休息。

  再次注意自己身体的感受,就立刻发现刚才讲不愉快时淤积在胸口的压迫感完全消失了,呼吸也变得十分顺畅,好像做过一件很有勇气的大事。全身上下,唯一还紧张的部位只剩下step4 恢复防卫反应:激活我们身体的自然能量,去完成一个防御的自然反应过程。活化资源就是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整合蕴藏在我们外在的、内在的、身体的资源。

  两个肩膀--当然,我知道那是因为肌肉运动,而不是情绪压力,是一种类似走出健身房的“愉悦的痛”。

  恢复防卫反应:这个练习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家皮特. 列文的躯体感觉疗法:当危险临近时,我们的身体会自动做出保护性的反应--反击或者逃跑;但是经历过创伤性体验的人们,身体内的极大防卫能量虽被唤起,但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得到释放,反而冻结、淤积在体内,所以才会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经常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身体麻木。恢复防卫反应的练习,可以激活我们身体的自然能量,去完成一个防御的自然反应过程,从而使我们的神经系统恢复平衡。平时,自己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不一定需要推一个大活人,墙壁、大树,或者任何可以让你“使出全力”的东西都可以。

  Step5:恢复防卫反应:激活我们身体的自然能量,去完成一个防御的自然反应过程

  我们的这次治疗体验很快要接近尾声。结束前,针对我经常在生气的家人面前“呆若木鸡”的困扰,Blinn 先生送给我一个小方法:动一动。

  “下一次,你感觉自己lsquo;僵住了'的时候,记得去集中注意,活动你的身体,哪怕只是轻轻活动脚趾头。”“这是因为当我有意地去活动我的身体,就不会再继续在头脑里骂自己是个笨蛋了吗?”“不止是这些。活动身体,一方面会让你停止负性思考;另外这样也是一种采取行动。而主动地采取行动,又会传递给你自己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可以保护自己,我可以处理眼下的问题。”

  Step6:用身体抚慰心灵:主动地调试身体的动作和姿态,同样可以作用于我们的心灵

  医生说,这个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涉及到了“创伤修复模式”的整体理论基础。通常很多人会认为我们的头脑和身体间的关系是单方向的决策和执行的关系,头脑思考和命令,身体只是执行意愿的工具;但是,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脑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相信,我们的身体和头脑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它们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不仅我们精神世界会影响躯体反应,主动地调试身体的动作和姿态,同样可以作用于我们的心灵。

  比如手臂和双腿的四肢肌肉,通常用在自我保护、关爱自身、处理让自己不舒服的事物等情况下;那么,当我们有意识地重复这样的躯体活动,也就可以刺激我们的神经系统与安全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确认感。这个道理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我们在心情低落时,有意识地改变萎靡收缩的身体姿态,做一些快乐时的手舞足蹈的动作,对改善心情很有作用。

  如果你悉心地观察,你会发现,哪怕是一个非常细微的念头,都会引起身体的变化。比如,工作时,当脑子里想“时间不够了“,心跳就会加快,呼吸就会变得短浅;当脑子说“如果这件事我办不成就糟了”,身体就会紧缩;当我哪怕生一点点气时,胸口就会感觉闷;当我为房子的问题焦虑时,眉头马上就皱了......俗话说:相由心生。动不动就焦虑紧张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一个舒展喜悦的面相和一个健康的身体?

  意识到这一点,我便有意识地舒展自己的肢体和眉头,尤其是当有焦虑和恐惧的想法产生时,我更是如此。奇怪的是,当我这样做,心情也变得开阔了。无怪乎那些热爱运动或者练习瑜伽的人,心情也往往更平静呢。

  名人想不开抑郁了,某明星想不开自杀了......生活中“想不开”似乎处处都有。小小的心结打不开,后果真有那么严重吗?其实,许多常见的心理疾病,如焦虑障碍、社交恐惧、考前焦虑、抑郁、躁狂等,其起因都离不了“想不开”,而偏头痛、药物滥用、性功能障碍和神经性厌食等这些生理病症也夹杂“想不开”的因素。“想不开”到底是怎样一个心魔呢?

  看法决定心理健康

  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同一件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在当今最流行的心理治疗流派之一--认知疗法的专家们看来,人心理问题的形成分三步:诱因(家庭冲突、感情破裂、事业受挫、人际失和),不合理的信念(对诱因的错误理解),结果(不好的行为和情绪)。其中,不合理信念就是症结所在,用认知疗法的核心思想来说,就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世界对待你的方式”。而“想不开”,就是其中占主导作用的不合理信念。

  实际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是常事,本无可非议的。而我们应对挫折的过程,也是停下来深刻反省、锻炼自己思维和情商的契机,而想开后转化为积极向上的行动力更是值得鼓励。然而,如果想不开的表现过长,比如有“活着一点意义都没有、不如自杀”这样的想法持续了两周以上,那么就要考虑抑郁症了。

相关专题: 心理常识

相关资讯

三成孕妇易抑郁,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产后对于宝妈是一个极为辛苦的时期,不仅要照顾好婴儿而且还要调理好身体,避免疾病的缠身。不过你知道吗?其实三成的孕妇产后都有抑郁症的困扰,也就是说十个产妇中有三个人会被抑郁症缠身哦。抑郁症是可怕的心理疾…
如何有效治疗失眠抑郁?
现代人受社会、生活 各方面压力的困扰,又缺少精力和时间进行自我调节,因此很容易引发失眠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失眠抑郁症对人的身体影响丝毫不亚于精神折磨,因此很多病友都在急切的寻找怎样治疗失眠抑郁症见效最快…
读心术:谈话“表情”里的真实内心
谈话时有些小表情蕴含着大意义,特别是微表情。它就是脸部表情的“笑里藏刀”。正常的表情一般持续在1/2秒到5秒之间,有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而微表情的与众不同在于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只有1/25秒至1/5秒。这种表情…
情人节秘鉴:约会表情暴露TA的内心
约会恋爱是一件比较幸福的事,在约会中,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能反应出对方的内心世界,你约会时对方表情暗示着什么样的内心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吧。 约会恋爱时对方常常左顾右盼的人,这样的人内心有…
患了抑郁症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精神抑郁症治疗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轻度抑郁症可以不用药物治疗,仅仅依靠心理疗法,而中重度抑郁症治疗,在采用抗抑郁剂控制病情的同时,心理医生,一般也会辅助实施心理疗法,配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