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正文

攀比心理 8招教你正确处理攀比心理

发布时间:2019-04-20 11:14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 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同时人们关注的东西也越来越广。每一个父母都想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想让自己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就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了孩子很小就有了攀比心理,那么孩子有攀比心理怎么办呢?要如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同时人们关注的东西也越来越广。每一个父母都想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想让自己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就是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导致了孩子很小就有了攀比心理,那么孩子有攀比心理怎么办呢?要如何克服攀比心理呢?

攀比心理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的积累而成的,看见别的小伙伴穿着名牌,吃着自己叫不上名的食物,难免心理会有所变化。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攀比心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吧。

攀比心理形成原因

1、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幼儿攀比心理提供经济基础

过去经济较落后,人们连生活都难以维持,哪里会存在攀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疼爱自己的子女、不想让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别人漂亮、时髦呢?一些家长本身也不愿落后于别人,孩子想要什么都尽量的满足,自然会给幼儿的攀比心理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2、家长的这份溺爱,为幼儿的攀比滋生了依赖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茁壮成长。超凡脱俗,把自己的子女当作掌上明珠,儿女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以自己子女与别人相比来显示自己有身份有地位。过分的溺爱与迁就、娇生惯养,会让幼儿滋生攀比心理,产生依赖。

3、幼儿天真幼稚的天性为攀比提供心理基础

孩子在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也比较强,但是他们却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留神就会跟着别人学,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4、家长的自卑心理,是导致孩子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家长经济不太宽裕,或下岗了,怕自己的孩子受人欺侮,让人瞧不起,当孩子说times;times;有什么东西时,父母便迫不急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也是导致孩子产生攀比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正确处理攀比心理

1、家长首先要审视自己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任何微小的行为举止都在影响自己的孩子。假如家长本身是爱攀比的,那么当家长口头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攀比的时候,孩子多半是不会听的。家长首先要审视自己是否有攀比之心,是否嫉妒别人的衣服比自己的贵。如果家长有攀比心较重,可以通过和朋友分享美好的事物来改善自己的性格,怎么做呢?很简单,每当自己有些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的时候,记得叫上朋友一块分享。

2、不要答应孩子的过分要求

我们开头说了,孩子都是有攀比的,关键是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攀比之心,家长做对了,孩子自然就放弃了这种行为。家长能达到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要给孩子买超出家庭经济负担的任何东西,买什么东西都要讲求是否适合自己的家庭经济水平。

3、树立正确的优越感

当孩子的攀比之心不满足的时候,也就是孩子认为自己比别人差的时候,他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反而会激发更大的对优越感的需求。这时候家长要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将优越感建立在正确的事情上,比如成绩优异是一种主要的优越感的来源,家长应当注意夸奖孩子的成绩优异,而不是夸奖孩子穿的漂亮。

4、让孩子获得成功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他获得成功,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不需要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自己完全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长期坚持下去,孩子就会树立一个正确的心态,不会再去想与他人攀比。

5、和孩子一起做义工

家长会问让孩子干活孩子愿意吗?其实不是孩子不愿意,而是家长不愿意,是家长不愿意做义工,所以拿孩子当借口。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即便是工作,他们也会当作是玩,所以,家长要从心里把这件事当作是玩,孩子也就乐意去了。

6、家长以身作则

一忌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很多父母在训导孩子时,常会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这样的刺激只会让孩子消极,并催生攀比心理。每个家庭的教育背景、生长环境都不同,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二忌大人之间比较。不拿自己的工作、能力、表现等去跟别人比较,要影响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学会拿自己的这次跟上次比,今天跟昨天比。

7、教孩子用钱,学会“理财”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薪水和每月支出的标准。给孩子买东西时由孩子自己来付钱,让他学会记账,了解自己的索取与父母的付出。这不仅能让孩子懂得感恩、节制消费,还能培养其家庭责任感。

8、转移孩子攀比的焦点,将攀比转化为动力

当孩子与别人攀比时,首先说明孩子的心理开始有竞争的倾向了,想达到别人同样的水平或比别人更好。如果抓住这种心理,把孩子攀比的焦点转移到游戏、学习、创造、良好行为等方面,这会大大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可以将攀比化为动力,让孩子设法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此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了解认识更多东西,培养孩子对于文学、艺术、自然的兴趣。孩子的关注点转移了,就不会局限于与伙伴物质方面的攀比了。

结语: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如何克服攀比心理的一些建议,孩子有攀比心理怎么办?不要着急,看看文中介绍的方法吧,它可以帮助父母改正攀比的心态,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更是要以身作则的。

相关专题: 心理健康

相关资讯

心理学:你会躺在哪片草地上?测你的后半生是幸福还是痛苦?
心理学:你会躺在哪片草地上?测你的后半生是幸福还是痛苦? 1. 1.你内心一直很自卑,并不会放开自己,你不信任自己,所以,你的幸福指数不是特别高,在年轻的时候,你一直在付出,牺牲了不少,经历了很多困难,所以…
女人爱撒娇的三个心理
生活中很多女人都喜欢撒娇,有人觉得撒娇很可爱,但也有人觉得撒娇很肉麻,一看就起鸡皮疙瘩。注意了,女人撒娇的含义可多了,懂得了这些拿下她们可是很容易的。想要了解女人心理的话,建议来看看。 女人撒娇的含义 …
心理压力大怎么缓解,四招缓解心理紧张
你的压力爆了吗?其实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了,比如说家庭还有工作,孩子的教育等等,如果说心理压力过大没有及时的缓解,就可能造成过于压抑,感觉生活没有乐趣甚至还会爆发不少的…
年纪大了要警惕六大黄昏心理
年纪大了要警惕六大黄昏心理 “黄昏”心理,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负性心理,其通常表现为“情感消沉,精神退变”,是一种有害身心健康的“不安定因素”,需要通过自我调适来加以消除。 老年人的“黄昏”心理 累赘包袱…
心理IN词:午饭恐惧症 是什么意思
■ 午饭恐惧症名词解释 午饭恐惧症(lunch phobia),顾名思义,就是对午饭怀有一种恐惧感。它是新近两年盛行的流行词汇。不少白领到了午饭时间就纠结跟谁一起吃、一起吃什么等问题。因为小小一顿午餐,吃得不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