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情感 > 女性职场 > 正文

鲜为人知的日本女性职场潜规则

发布时间:2018-03-02 15:11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潜规则尤其是职场潜规则哪里都有,但是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不通国家的女人想要在职场生存,所需要面对的困难是不一样的。诸如我们的邻国日本。想要在日本办公室里立足的话,熟悉那里的职场潜规则也是必须的。 鲜为人知的日本女性职场潜规则 第

  潜规则尤其是职场潜规则哪里都有,但是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不通国家的女人想要在职场生存,所需要面对的困难是不一样的。诸如我们的邻国日本。想要在日本办公室里立足的话,熟悉那里的职场潜规则也是必须的。

鲜为人知的日本女性职场潜规则

  第一奇:办公室里无长女

  了解那里的规矩是职场风云中的第一课。第一次到日本公司办事,大有回到了1990年代初期中国外企的感觉,颇有点儿眼晕。为什么呢?只因这日本公司的女职员一水儿年轻小姑娘,多半在二十几岁,三十岁往上的便少见,至于国内企业里热情给人张罗对象的华发级阿姨,这里简直是凤毛麟角了。日本女员工多打扮入时,举止又得体,相貌如何不去评论,这青春本身就是无敌,颇给人朝气蓬勃的感觉。

  之所以说它像中国当年的外企,是因为那时中国外企公司多刚刚起步,没有什么历史积淀,而招聘上岗的制度,对于年龄较大的国人来说又不免欠缺“铁饭碗”的稳重,所以能招上来的都是有资本冒险的青年男女。于是,早期的外企,多是二十几岁年轻人的天下。但是略一细看,发现这日本公司还是有些不同----女的都年龄差不多,男职员则老少不一,黑头、白头、花头参差不齐。这让我当时颇有些疑惑----日本岁数大的女职员都上哪儿去了?钱玄同曰人过四十不死也当自杀,难道这家公司也是这样激进的?可钱老的理论不分男女......

  久之,才明白日本公司的女职员年轻是一种普遍现象,不过原因当然没有钱先生说的那样恐怖,而是日本女子有一个传统,即结婚以后就不再工作,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当年我们看电视剧《阿信》可能还有印象,婚前的阿信费了多年的功夫在理发馆学艺,结婚以后却一次也没去找过工作,对中国人来说觉得有点儿费解,在日本,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到了结婚年龄,比如二十六七岁,女职员们就纷纷“光荣退休”了,办公室里自然见不到她们的踪影。

  不过,这种现象近年来已经不是绝对,日本女性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颇有一些女博士、女硕士走出校门。在现代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她们已经不肯像前辈一样安分守己地婚后绕着灶台转。大量外国企业进入日本后,给婚后女性更多发展的机会,今天在日本一些公司里面,也开始出现了女部长、女经理的身影了。

  第二奇:男人天生占便宜

  职场潜规则之一就是在日本,偷偷打开财务部的报表看看,公司职员的薪水不算低,去掉税收往往比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地方还要高一些。有时候一些朋友就会据此对萨发发牢骚,说都是干一样的活儿,凭什么在日本就拿得多些?萨说,嘿,不能这样算,日本人的工资减一半算才合理啊。

  减一半算才合理的说法是有些夸张,但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大多数日本家庭,都是只有男人在外面挣钱的,“双职工”这种概念在日本不普及。相比于很多国家夫妻一起工作的情况,既然挣钱的人少了一半,那讨论工资时要先腰斩也就不奇怪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日本社会,男人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无论东方西方,都有“女士优先”的传统,唯有日本公司里,电梯门口如果有男有女,肯定是女的按住电梯钮殷勤微笑,男的大摇大摆捷足先登,双方都很自然----男的是日本社会的架海金梁么。所以,在日本作“lady first”状的,基本可以断定是外国人。这种男女次序的颠倒,似乎也是我在世界各国所见的唯一例子。

  其实,这种不平等,还反映在公司内部的分配和升迁上,这方面男性更有天然的优势,同时进入公司的男女员工,工资多不相同,男的总是多上几万。而奇怪的是日本女性对这种现象也安之若素,可能是传统思维深入人心吧。日本公司女性员工多承担的是秘书、出纳等事务性工作,很少进入涉及公司命脉的开发、研制等部门,要是想升入管理层,更要比男性员工付出多得多的努力。受惯了“男女平等,同工同酬”教育的国人朋友,冷不丁到日本公司只怕会有些不适应。

  看来日本似乎是个男性的天堂么。

  其实并不尽然,反过来想想就明白了,在其他国家两性一同担的担子,在日本多半要靠男性一肩挑,付出的辛苦自然也要多得多了......

  近年,日本政府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在力求争取女性多进入社会工作。以前,只要太太在家做主妇,每年就有几十万的“主妇补贴”自然上门,到小泉当首相把这个政策改了,一来节省些开支,二来,就是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多去工作。或许,这是解决日本社会劳动力缺乏的一个良方呢。

  第三奇:老外沉痛为行礼

  在日本公司,“礼”是一个非常要命的东西,这不是说同事之间的鞠躬问好,而是说的公司内部各种典礼仪式。日本公司的日常工作中,被称作“礼”的各种仪式多而且令人瞩目,有人说中国国营企业会多是一绝,以我的观察日本企业的“礼”之多之复杂,也堪称一绝了。

  日本是一个对仪式非常强调的地方,认为通过各种以公司为核心的仪式可以加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合作精神。所以无论发奖,过年,辞职调工作等等,都要举行个正规严肃的“礼”。

  前面提到过,日本大多数公司上班的时候有“朝礼”,每人都要参加,站在一起,听训,鼓掌,喊口号,是表示工作即将开始,大家振奋精神的仪式,很有点儿像我们中小学校组织的升旗典礼。而到了下班时间,很多公司还有“夕礼”,员工要静立听老板鼓励和感谢的话或者公司的企业之歌一类东西,最后老板说一句:“诸君辛苦了,今后还要继续仰仗。”员工们回道:“也请您多关照。”才解散回家。不过,有一次和某洋人老板去造访一叫啥树下的日本大公司,却因为正赶上“夕礼”差点儿弄出国际玩笑。原因是该公司的企业之歌是其创始人亲自审定的,大概想到步步创业之艰心中感慨万分,那旋律也就很悲壮。我们的汽车进入该公司的时候,正看到其员工们肃立听这“悲壮”的歌声,背景是夕阳西下风萧萧。我们那位老板浑身一凛,带着一脸鸡皮疙瘩转身严肃道:“看来我们来得不太是时候,他们公司的某个重要人物可能刚刚去世......”

  新员工培训,日本公司多采取“合宿”的方式进行,相当于我国足球界的封闭式训练,在封闭期间,每天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种“礼”。这些“礼”无论大小,都有固定的程序。因为经过了专门的培训,日本企业的员工,都堪称“礼”的专家。对于日本职场上一些不能言喻的一些潜规则我们要心知肚明。

  第四奇:最怕说英语

  萨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务语言,很能测量出这种跨国公司员工的素质来。以我们公司在国内的办公室来说,规定办公语言就是英语,这一点不是因为崇洋媚外,而是业务需要。要说日本是发达国家,教育程度比较高,这一点凡是在日本工作过的人,都深有体会。我对日本公司员工的英语水平,最初也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那是因为日本也流行类似托福的考试,而在公司工作的日本员工,普遍都能考得高分,萨拿题目来上手一试,发现还真不容易。至少,考试我是考不过身边的几个日本工程师。如果写个方案什么的,日本工程师的英语水平也很可观。有人说日本人的英语是世界最可怕的,我当时不以为然。

  然而,第一次开公司的电话会,这个期望就被摔得粉碎。整个会议,日本员工几乎噤若寒蝉。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天性怯于开口,所学类似我国的“哑巴英语”。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翻译根本不能理解会议的内容。我当时就感到不妙,莫非是日本教育中听力也不重视?

  以后才渐渐发现,日本公司里面的员工,虽然颇有人写得一手好英文文章,却既说不得,也听不得!这个问题的罪魁祸首,直到有些日本员工对我的半调子英语提出意见,才让我醒悟问题的实质。提意见的日本员工居然有好几个,个个都是那种典型的“哑巴英语专家”,就让人觉得有趣了。于是,萨耐心询问----我究竟有哪些发音不准呢?人家很客气,先谦逊了一番,意思是您的英语已经很好了,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比如,rail这个词,您的发音是“锐欧”,正确的发音应该是“赖鲁”,saying,您的发音是“塞英”,正确的应该是“塞英鼓”......

  嗯?!这种英语真是闻所未闻,萨瞠目结舌之后找了几个美国同事,分别用我自己的发音和日本同事所说的“标准发音”重复了一次这些词语,结论是美国同事和我站到了一条战壕里,意思是这“中式英语”虽然拗口毕竟还听得懂,这“日式英语”,那就完全的不知所云。

  事后才明白问题出在学习英语的方法上。在中国当过学生的,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学习英语时用汉字注音,被老师批评,让拿橡皮擦掉,老师会告诉你那样无法练出英语的发音。不幸的是日本人标准的英语学习方法,就是这样干的。这是因为,日本明治维新前后,强调英语教育,在全国征求学习的方法。最后一个曾经因为航船失事流落美国的日本人中标。此人到美国的时候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于是就用了日文的“片假名”字母来标英语单词的发音,日本人认为这个方法好,第一是发音符合日本习惯,第二是不懂英文字母也可以学英文了。不幸的是,这种片假名字母里面只有日文的发音,比如英文中的r音,那是根本没有的,只能用lu来代替......这种传统,终于造就了今天只能在日本人之间交流的“日本味英语”。

  第五奇:咖啡罐子喝掉底

  在国内听过一个对日本公司讽刺的说法----在日本公司里面,饮水机的水罐上要用线作出格子标志,每个员工一次只能喝一格。这看来很符合日本人呆板而强调细节的性格,不过喝水都这样定量未免夸张,我觉得这是有熟悉日本人性格的朋友在开玩笑。要真的这样限制,估计我所在的公司就没法营业了。

  日本的公司员工,平时在班上消耗最大的两样东西,就是烟和咖啡。

  职场潜规则之一就是烟,因为只能去吸烟室抽,又有大量“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有一部分日本人敬而远之,就是抽的,也很有些禁忌。当年陈祖德和日本棋手下棋,发现他们有个习惯,过滤嘴香烟剩好长一截儿就插到烟灰缸里,还奇怪日本人为何如此浪费。公司里日本人抽烟也是这样,其实,这是因为日本人相信即便是过滤嘴烟,如果烟气经过更长的过滤通道,也可以危害少些。生活中日本人怕死得很,和穷凶极恶的武士道完全不相干。

  可是咖啡就不一样了,虽然这东西都说有成瘾性吧,还没听说喝咖啡能得癌症的,所以大多数日本员工都乐此不疲。各公司一般都设有咖啡自动销售机,作为一个日本工程师,每天消费咖啡五六杯颇为平常。咖啡用水冲的,你喝水都限制那还不影响营业么?开玩笑说,若想颠覆日本经济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把喝咖啡的瘾君子列为**犯就可以了,那日本各公司必为之一空。

  至于日本公司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烟草控”和“咖啡控”,说起来理由也简单,日本白领阶层的加班是惊人的。走在大阪写字楼最密集的御堂筋大街上,夜幕降临以后,几乎每个公司的窗户都灯火辉煌,哪怕你半夜十一二点去坐地铁,依然是人声鼎沸,挤满了刚刚下班的日本人。日本国土狭小,矿产贫乏,唯一可以来保障其经济地位的资源,就是人。所以,日本的公司常常通过加班把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在下班时间以后下达新的任务是正常现象。而这种加班,大多没有加班费。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对日本的白领来说并不是稀奇的事。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每个公司都这样,从外国人的角度看,这就有点儿惊心动魄了。

  不过,日本人的物理构造也不会与其他人有太多的不同,所以,这种压力之下,咖啡和烟,就是最好的提神工具。当然,等到咖啡和烟都不管事儿,那危险就该来了。

  在日本的外国人不免评价一句----日本人,活得太累了。

  对此,萨还曾有一个误解,认为日本白领阶层抽烟喝咖啡,蓝领阶层因为工资按小时发,到点儿下班应该没有这些癖好吧。后来问了日本人才知道,日本蓝领阶层中咖啡的瘾君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天十几杯咖啡的大有人在。这是因为日本的蓝领阶层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所以下了班以后有享受夜生活发泄压力的习惯。带**的电子游艺厅扒金库,五花八门的*情场所,往往等玩完出来,就到后半夜了......睡眠不足的日本蓝领们比如卡车司机为了保障开车时不打瞌睡,最普遍的办法就是喝咖啡。

  所以,在日本的公路上,人人视大卡车为危险的家伙,可不仅仅是因为它个子大,更因为开它的,可能是一个全靠咖啡才不会睡着的更危险的家伙。

  哪里的职场都会有潜规则,只是看你能不能够灵活应用罢了,想要快速晋升或者迅速融入的话,那么女性职场中我们要更加小心。

相关专题: 职场风云

相关资讯

女人在社会生存法则:职业女性应具备的七大法则!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当面对这些障碍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清除他们,而是心疼,阻碍事业发展。 工作中的工作得到老板的赞赏这是最幸福的事情,但在这个时候是最有可能被嫉妒的人。有的同事会嫉…
女性为什么要创业?为什么要创业几大原因!
我们都说新时代独立女性,那么什么叫做独立女性呢?首先我们肯定经济要独立,经济独立了才有话语权,腰杆子才硬气。所以大多数女性都会选择去创业,那么除了这些,女性为什么要创业 ?为什么要创业几大原因! 一、打工…
适合宝妈做的小生意有哪些?宝妈可以做什么赚钱?
很多的宝妈们因为带宝宝没有时间去工作赚钱,但是又想要增加家庭的收入,所以,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为各位宝妈们推荐一些生意哦。 1、家庭儿童早教 根据行业调查显示,到2018年,早教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到2021年,市…
事业上升应该为另一半放弃工作吗 女性工作和爱情之间如何取舍
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爱情和工作也也是两难抉择,现在年轻人大都面临爱情和工作冲突的问题,到底该不该放弃工作去找另一半,到底该不该放弃工作选择爱情,其实这种看自身情况而定,不是当事人也很难说,深思熟虑跟…
出差时候老板想占我便宜怎么办 女性和男老板出差要注意什么
对女性来说,和异性出差,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无论是同事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都要注意有意识的把握彼此的分寸感和尺度感,不要因为自我的疏于防范而让自己吃了哑巴亏。 出差时候老板想占我便宜怎么办 世界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