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健康 > 正文

10大新生儿护理步骤式教学——消毒篇

发布时间:2019-06-11 03:29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避免病从口入 宝宝的胃肠道免疫功能还未上轨道,若是选择瓶喂,务必要做好奶瓶、奶嘴等食器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宝宝“病从口入”,影响宝宝健康。 要点:奶垢残留易生细菌 奶垢易残留在奶瓶上而滋生细菌,一旦细菌进入胃肠道,就会引起细菌性肠胃炎,重则造成发热而出

避免病从口入

宝宝的胃肠道免疫功能还未上轨道,若是选择瓶喂,务必要做好奶瓶、奶嘴等食器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宝宝“病从口入”,影响宝宝健康。

要点:奶垢残留易生细菌

奶垢易残留在奶瓶上而滋生细菌,一旦细菌进入胃肠道,就会引起细菌性肠胃炎,重则造成发热而出现败血症等全身性感染,对宝宝健康有不小的影响。林嘉琪护理长提醒:“做好奶瓶、奶嘴的清洁,让宝宝毫无后顾之忧地喝奶,才能撑起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要点:观察宝宝动作

以自来水清洗过的奶瓶,上面留有未沥干的水分。若水源被污染,就容易让细菌与奶水一起进入体内。因此,清洗过后,需要通过高温消毒以杀死细菌。建议至少消毒到宝宝6个月大,若宝宝肠胃状况特殊,可视情况延长。

要点:尊重宝宝食量

若是使用蒸汽式消毒锅,奶瓶要倒着放进锅内,才能让蒸汽进入瓶内。如为紫外线消毒锅,奶瓶必须以瓶口朝上的方式放入锅内,奶瓶内才能受到紫外线照射,奶嘴则以不重叠的方式散开摆放。林嘉琪护理长补充:“消毒锅的使用是以高温达到杀菌功效,仍必须定期清理消毒锅,使其发挥更好的效果。”

10大新生儿护理步骤式教学——消毒篇

步骤一:

拆开奶嘴、奶瓶,把瓶中剩余的奶渣倒掉,再进行清洗。

10大新生儿护理步骤式教学——消毒篇

步骤二:

以奶瓶刷刷洗瓶身去除奶垢,如果不用清洁剂,可用热水将奶瓶冲净,但容易有洗不干净的隐忧。若使用奶瓶清洁剂,务必要冲洗干净。

10大新生儿护理步骤式教学——消毒篇

步骤三:

将奶嘴盖、奶嘴与奶嘴固定圈拆开,依序清洗。

10大新生儿护理步骤式教学——消毒篇

步骤四:

奶嘴头的细微处与瓶盖螺纹处,需要使用奶嘴刷或棉花棒刷洗,避免藏污纳垢。

10大新生儿护理步骤式教学——消毒篇

步骤五:

奶瓶刷的材质主要有尼龙刷、海绵刷及硅胶刷,务必注意奶瓶刷应定期清洁及更换。另外,奶瓶夹、消毒锅与安抚奶嘴等,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10大新生儿护理步骤式教学——消毒篇

步骤六:

清洁完毕的奶瓶、奶嘴,需要加以消毒,才可让宝宝使用。不论是用哪一种消毒锅,都应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消毒效果。

小贴士

特殊状况:正确冲泡配方奶

若妈妈因故无法哺喂母乳而不得不使用配方奶,那么则应正确冲泡。冲泡前,应确认冲泡配方奶的水煮沸,再放凉冲泡。华一鸣医师提醒:“根据WTO的建议,因配方奶粉不是无菌产品,应使用70摄氏度的水冲泡,以杀死可能会引起严重疾病的病原体,这对一些免疫缺陷的宝宝是必要之举。”当然,让宝宝喝奶之前,得先将奶滴在手背上测试温度是否适宜。

此外,不同品牌的配方奶各有不同的冲泡比例,“使用罐中所附的汤匙并依说明冲泡,先放入宝宝喝奶量的水分,再依说明倒入适当的匙数”。以宝宝喝180毫升为例,若是一匙以30毫升的水冲泡,就先倒入180毫升的水,放入6匙的配方奶粉,一匙是指一平匙,无须刻意舀多或压实匙内的奶粉,而破坏原先设计的浓度。

浓度较高的奶,易让宝宝拉肚子。浓度较稀的奶,因营养被稀释,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给宝宝,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足,而有长不大(即体重不增加)情况的宝宝,长久下来,体内可能会有电解质不平衡的隐患。

相关专题: 宝宝生活护理

相关资讯

“春捂”捂错了伤害很大,给娃穿衣还得三暖二凉!
三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前几天天气变暖,群里好几个妈妈都说,宝宝脖子、背后和胸前都长了好多疹子,开始只有几颗,后来都连成片了。 妈妈很担心宝宝是不是湿疹 ,后来咨询过医生以后,才放下心来,原来,竟然是
99%的宝妈都为宝宝准备了家用小药箱,你还在等什么?
大半夜不畏严寒带着宝宝去找医生这才是爱吗?你不怕,但宝宝未必受得了有了家用小药箱,宝宝生病不再怕,99%的宝妈都准备了,你还在等什么? 良心推荐前,先「约法七章」 1、药,不能备太多 2、家长不能取代医生,自
不会给宝宝选婴儿车?掌握这几个小技巧,帮你省钱又省心
有了宝宝之后,婴儿车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件必备物品,甚至有些比较积极的父母,在孕期 都已经在为宝宝准备了。 可是市场上的婴儿车品类五花八门,各种造型,各种材质的婴儿车随处可见,初为父母的我们该怎么选购婴儿
宝宝夜哭的7个原因,你都知道吗?
很多宝宝晚上都会哭闹 ,这让当妈的心很累,不知道宝宝是因为什么哭泣,宝宝夜哭的7个原因,你都知道吗? 对许多新手父母来说,最开心的无疑是宝宝的到来,不过,小宝宝常常半夜哭闹不止,面对宝宝夜啼,爸爸妈妈大
襁褓等于“蜡烛包”? 这完全就是错误的理解
很多老一辈的人觉得应该把宝宝裹的紧紧的,这样才不会让宝宝长大出现罗圈腿。其实这完全是错误的做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据BBC新闻报道,针对襁褓法的复兴和流行,矫形外科医生近日在《儿童疾病文献》杂志上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