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健康 > 正文

循证医学就是不打针不吃药等自愈?

发布时间:2022-03-12 22:01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通过这几年医生们的科普,了解循证医学的家长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同时,可能因为了解不全面或一些错误解读,一些读者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比如下面这些。 循证医学就是不打针不吃药等自愈 可能是因为讲没用的药讲得比多,常常有人留言:原来你们讲的循证医
循证医学就是不打针不吃药等自愈?
通过这几年医生们的科普,了解循证医学的家长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同时,可能因为了解不全面或一些错误解读,一些读者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比如下面这些。

循证医学就是不打针不吃药等自愈

可能是因为讲没用的药讲得比多,常常有人留言:原来你们讲的循证医学就是不打针不吃药等自愈啊,也有一些读者以没给自己孩子吃药打针为豪,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循证医学强调的是基于当前最佳证据去做决策,在用药问题上,强调的不是不要打针吃药,而是同样要基于当前最佳证据去权衡用药收益和风险。

之所以讲没用的药比较多,是因为国内的药品审批有比较多的问题,上市了很多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造成了比较多的危害。讲这些药就像提醒走路的人路上有哪些坑,好让大家避免掉坑,而不是要大家不要走路。

而且就儿童疾病而言,病毒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比如感冒、病毒性胃肠炎、手足口病等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些病本来就主要靠自愈,但却存在广泛的药物滥用,所以说得就比较多。如果有看过下面认真看过下面这些文章,应该也能明白,循证医学并不是要大家不要打针吃药。

孩子发烧能不能等自愈?

孩子用抗生素,家长应该具备哪些常识?

那么多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孩子病了到底能用什么?

循证医学就是照搬指南

有这个误解的不仅是患者,一些医生也是这种认知,以前也看到过医生用没遵指南的例子来论证自己超越循证,言下之意循证就是照搬指南,是教条主义。这也是对循证医学的一种误解。

循证医学的本质是一种思维决策方式,强调要以当前最佳证据为基础去权衡利弊,指南就是证据的一种,是循证实践的一种工具。

临床上大大小小的问题非常多,相关研究也是海量的,要靠医生自己去检索并评估所有研究是不现实的,所有需要相关的医学组织或机构去做系统的梳理和评估,形成指南这类方便医生使用的工具,循证指南是医生快速了解当前最佳证据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就有好坏之分,比如国内的很多指南制定存在方法的缺陷,而且指南更新也有周期,导致指南有瑕疵或不适用的情况都很正常,找更可靠的指南或等后续指南更新或用最新的可靠证据来指导决策就可以。

以指南可能存在缺陷或不适用的的情况而否定循证医学这种决策方式,大概类似于开车开到一辆不好的车就认为汽车应该被淘汰一样。而且指南更多是呈现当前最佳证据并给在某个问题上的推荐意见,在具体病人上也不是要取代医生的临床判断,而是诊疗时的决策工具。

就国内的医疗现状而言,能用Uptodate这些比较可靠的循证数据库来指导临床实践的医生,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医生了。很多喊着有独特发现又不肯发表到专业期刊上去接受同行评议,同时又不遵循指南的医生,其实在用“超越指南”的名义胡作非为而已。

循证就是反对传统医学

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内容也很多,包含一些长期实践获得的一些经验,也包含了一些基于前人朴素世界观建立起来的“医学知识体系”。

对于其中的经验性知识,比如某种植物成分对某种疾病有什么功效,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然后进行甄别,如果验证是可靠的,它就属于科学体系里的一部分,如果不可靠则可以摒弃,或者让它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承。

而对于在那些基于朴素世界观上建立起来的“知识”,比如认为人体是气、血、津、液这些组成的以及由此建立的知识体系,则同样应该摒弃。

因为世界是原子构成的,人是细胞组成的是已经被科学所证实了的,也正是基于这个可验证的知识,我们才建立了现代生物学和现代医学,医院里用的检查设备、检验设备,用的现代药物、疫苗也都是基于这个基础建立起来的。而气血经络穴位那一套超物质概念是无法验证的,还一直只存在于一些人的想象之中。

循证并不是要反对传统,而是要讲证据,古代的知识也好,现代的知识也好,都是需要用证据去梳理的,证据是通过科学方法验证出来的,而不是主观想象出来的。

科学方法也并不是医学专用的,而是自然科学里通用的,不能接受科学方法验证的理论,则不属于科学范畴,也没有证据可言,自然会被循证医学所反对。

为什么要讲科学?因为它是我们探索世界最可靠的方式,我们能在手机、电脑上看到这篇文章,也正是因为科学,而不是因为那些阴阳五行学说。(相关阅读:科学有这么重要吗?)

循证就是不尊重权威

这也是一种错误认知。循证医学所使用的研究证据,包括临床指南这些循证工具,很多都是权威医学专家参与研究或撰写的。

权威本身不是问题,而是要看权威是如何成就的,通过科学实践取得重大成绩而成就的权威,通常具有很好的科学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人成为行业权威,本身是对科学的推动,也是对循证医学的推动。

但如果是通过行政权力、论资排辈、社交运营等方式而成就的权威,同时又缺乏科学意识,发表很多无依据不科学的言论,他们的权威影响力则是循证医学的障碍。循证医学本身是需要批判性思维,会很自然地避免诉诸权威,那样的权威很自然会被循证医学所反对。

循证医学就不会出错

同样也不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一直都在不断更新,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在持续不间断地做研究,其实就是在不断验证和探索已知和未知的知识,我们也常常被新的知识刷新认知。

也正是因为不断有新的知识,所以教材、循证指南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每一次更新其实就说明过去有不准确或错误的知识。

更新出来的知识同样可能会出错,因为做研究的人同样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不准确的证据,同行评议也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变形,证据评估制定指南也可能受利益因素的干扰,或者当前在某个问题上还没有优质的证据,让我们无法可到很可到的答案,但科学的方法,以及支持科学的整个制度体系,依然是我们获得最可靠知识的方法和体系。

也正是因为知道知识可能会错,知识未来可能被更新,所以循证医学特别强调了是基于“当前最佳”证据。基于当前最佳证据获得的知识,不代表绝对正确,但它是当前可靠度最高的知识,也是我们实践以及探索更多知识最可靠的踏脚石。

永远不会出错,可以沿用数千年而且不能质疑的,是神学,是宗教,而不是科学。

知道当前知识可能有错,这一点很重要,但相信当前最佳证据下得出的知识同样很重要,否则会陷入相对主义状态,觉得什么什么都是错的,什么都不可信,就是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最可靠,然后就可以天马行空不讲证据和科学了。

循证医学到底是什么?

说了那么多,那循证医学到底是什么?循证医学的英语是Evidence based medicine,直翻的话就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也就是用当前最佳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在个体应用上,需要结合医生经验以及患者价值意愿来做选择,它的本质是以证据为基础的思维决策方式,证据以及证据级别意识是关键。(相关阅读:循证医学里的医生经验,指的是什么?)

用证据来权衡利弊,这是很高级的东西吗?并不是,很多领域其实都是这样做,只不过放眼到人类历史的长河里,科学进入医学这个领域的时间有点短,尤其在国内,所以才显得稀缺和宝贵。

相关专题: 感冒疾病

相关资讯

孩子发烧的12个误区,你犯过几个?
发烧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是父母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流言和传说的集中地。 关于发烧我写过很多篇文章,但肯定消除不了所有误区,所以集中总结一下最常见的12个误区进行解读,看看你犯过几个。 一.发烧是一种病 …
开学季孩子"扎堆近视",未必是爱玩手机,原因要从婴儿时期找起
新学期来临,小编送娃上学时,发现戴眼镜的孩子又增多了。想当年,班级里如果有一两个戴眼镜的同学, 多半是个“尖子生”。 而当今小学生戴眼镜都已经很常见了,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孩子意识不到视力差对自己的影响…
在家里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了肺炎?
儿童是否会得肺炎取决于免疫系统能否战胜病原体。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5年,肺炎估计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大元凶。一般肺炎的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大多数家根本不好判断,使得很多小儿延误治疗,其实早期肺…
家长必看:关于儿童接种COVID-19疫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
关于儿童打疫苗的注意事项,得从三个维度去考虑,即【家长端】、【儿童端】和【疫苗端】。 【家长端】 1.家长是否有权选择是否给孩子接种疫苗? 答:是的,作为家长,你有权在知情、自愿和同意的前提下为孩子选择接…
"我为何不能玩游戏?"”这位妈妈的回答堪称教科书,值得家长学习
电子设备现在已经得到普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也正是因为此类电子设备的普及性,导致很多的人将很多时间用在了这些方面,其中孩子 玩手机游戏,就是最典型的一种现象。 豆丁是个小学生,正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