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展青少年犯罪研究 青少年犯罪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具有国际性的普遍现象,它与**贩毒、环境污染并列为“三大公害”,并且居三者之首。它不仅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的危害,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在英美发达国家,每20秒即发生一起青少年刑事案,我国近年来犯罪显低龄化趋势,尤其是团伙犯罪数量增加,并且具有暴力性、病态享乐性等特征,尤其是在校学生的犯罪率有所上升。中学生一旦沦为少年犯,其日后成为成年犯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研究表明,一人初次犯罪的年龄越低,成为成年犯的的可能性就越大。两者成相关趋势。 作为我国市场发祥地之一的温州,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建设进入快车道,社会全面发展,并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奋进。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社会问题凸现出来,其中成年人犯罪态势严峻化就是一例。根据我市检查机关统计,1998年被捕14—25岁青少年犯罪案件865人,1999年批捕1036人,2000年批捕1423人。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明显上升趋势,且大多为在校学生。 研究方法及过程 自2001年进入瓯中的第一学期开始,我们便对研究性课题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学习。了解了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如何研究等一系列的内容。第五周,我组成员对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了初步选题。在指导老师的指引下,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最终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矫治”。此外,对于所得资料,成员们进行了归类和讨论、分析。同时,我们还通过现场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经过数周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矫治得出以下结论。 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特点 (一)犯罪年龄低龄化下表是1998年~2000年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犯罪情况统计年份 14~16岁 16~18岁 18~25岁 总数1998 22 102 741 8651999 23 152 861 10362000 32 191 1200 1423从上表可以发现:一是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增加。2000年青少年犯罪总数比1998年增加了65%。二是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突出,2000年未成年人犯罪比1998年增加了80%,其中未满16岁的少年犯增加了45%,尤其以抢劫犯罪上升幅度最大,1998年未满16岁未成年人犯抢劫罪人数是16人,2000年达到26人,上升了63%。 (二)犯罪主体复杂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校生犯罪率上升,令人触目惊心的还是出现了在校生**、强奸、贩毒等恶性案件。二是外来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增多,据2000年统计,在我市全部青少年犯罪中,外来青少年犯罪约占总数的20%-30%。 (三)犯罪类型多样化一是侵财类罪虽仍犯占大多数,但是以暴力相威胁手段,实施侵财的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以抢劫犯罪为例:1998年183人,占侵财类犯罪的38%;1999年189人,占侵财类犯罪的40%;2000年285人,占侵财类犯罪的47%。二是**.故意伤害.强奸.贩毒.寻衅滋事等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逐年上升。下表是近三年来青少年的主要犯罪类型数量统计。 年份 盗窃 抢劫 伤害 贩毒 强奸 寻衅 1998 248 183 138 37 23 119 1999 265 189 162 83 25 174 2000 362 285 205 100 28 274 (四)犯罪类型暴力化他们大都模仿大人作案,甚至一些影视书刊作品中的犯罪手段也被他们模仿使用,动辄持刀伤人(**),把持刀伤人(**)或相互残杀视为稀松平常的“儿戏”,以致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案件大量上升,犯罪人数与1999年相比增加148%。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与1998年相比,**、抢劫、故意伤害、强奸等暴力犯罪的青少年人数分别增加了86%、56%、49%和22%。案例:杨作雨等6人故意伤害案杨等人受叶崇楷指使,为争夺飞云镇东风村托运部的经营权,持刀将该托运部一名无辜的打工青年剁砍数十刀,当场致死。杨等6人中有1人才14岁,3人16岁,2人17岁。 (五)犯罪形式团伙化青少年由于受生理、、智力、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作案时容易相互依附,借势壮胆,结成团伙进行作案。根据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来,团伙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团伙成员趋复杂化,成年人与青少年相互结伙作案增多。这种团伙犯罪形式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案例:如陈万松等人劫案中,犯罪嫌疑人共有8人,成员复杂。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作案次数多达二十余起,他们时分时合,以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形成了一个较固定的团伙组织。 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发因素个人因素。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时期,他们的生理发育快,状态不够稳定,可塑性大,逆反强,自我控制能力强,好奇好胜,讲义气,再加上法制观念薄弱,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和刺激,而且在遇到偶然事件的诱导和激发时,往往更易感情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家庭因素。当前离婚家庭增多,有的甚至在离异后抛弃未成年人,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另外,独生子女现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由于溺爱娇惯,或望子成龙,或粗暴打骂等方法不当,致使未成年子女产生逆反,与家庭对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方面,由于有的家长沉溺于自己的事业,而无暇顾及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等。这些因素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极其不利,甚至使未成年人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而违法犯罪。学校因素。当前,小学中学的教育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现象。有的学校极其歧视“差生”,甚至予以除名、劝退,有的学校课间管理失控等都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我市某地尚未满16周岁的中学生单、扬两人合谋绑架同班同学邹某,因勒索5万元巨款没能得逞而持尖刀捅50余刀致邹死亡。案发后,单、扬两人稚气未脱,认为自己这个年龄**后,只要赔几个钱就可,不用负刑事责任,这是听老师说的,其中教训不可谓不深刻。社会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然而社会治安管理能力相对弱化,社会制约机制薄弱,尤其是城市治安问题失控。总之,不可否认的,城市化步伐加快推动了我市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治(一) 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手段,为青少年创设温暖的环境,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首先当做的就是治理坏境,尤其是家庭坏境;家长在任何情况下应该做到不对孩子使用暴力。使用暴力、采用高压手段对自己来说是省事、方便的,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则是以牺牲孩子的健康和品行的发展为代价。再者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关心帮助孩子,尽量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和不适感。家长应当学会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身上的独到之处。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爱的特点,关键是要去发现它们,学会欣赏它们。欣赏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增加其自我价值感,起到促使其向上成长的作用。(二) 引进技术,根据少年犯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教育有人根据前面的分类将少年犯分成不同的类型,将某一类型的少年犯集中起来,进行特殊教育。例如,对于发展不成熟的少年犯,主要是以提高其社会成熟程度为主,提高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自我帮助的技能,使之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而对于社会化团体少年犯,主要是通过教育提高其对自己行为危害性的认识,教会他们认识并预见行为的后果,认识到交友的慎重性,并帮助他们掌握一两门生活技能。研究表明这种分类教育是十分有效的。 目前在教育、改造少年犯方面,应大力重视引进的技术。如:行为疗法、代币券的使用,观察学习,演练等,均可以为改造少年犯服务。至少我们可以在个别少年犯身上从事这类实验研究,考查其效果与过去通行的帮教方法的异同。 四、我们的思考 终上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在青少年犯罪趋势严峻。要抑制青少年犯罪率的再次高速上升,社会、学校、家庭必须时刻注意对青少年素质的培养。我校经常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的各方面上的“疑难杂症”也会及时做到正确的“医治”。据调查,我市各中小学校对青少年在校的教育抓得较好,经常开展辅导讲座、法制教育讲座等。这一现象是可喜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必定会更加全面、迅速地发展。所以,在校生的犯罪率会有所下降。但要遏制社会青少年的总体犯罪率下降,必须靠全社会群众对糟粕文化的坚持拒绝,须动员全体群众对法制教育、素质、家庭管理的知识进行全面学习。青少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抑制青少年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帮助。 |
上一篇:关于青春期如何自我保护(一)
下一篇:青少年抑郁症六种主要表现
相关专题:
青春期心理
相关资讯
- 心理学:你会躺在哪片草地上?测你的后半生是幸福还是痛苦?
- 心理学:你会躺在哪片草地上?测你的后半生是幸福还是痛苦? 1. 1.你内心一直很自卑,并不会放开自己,你不信任自己,所以,你的幸福指数不是特别高,在年轻的时候,你一直在付出,牺牲了不少,经历了很多困难,所以…
- 女人爱撒娇的三个心理
- 生活中很多女人都喜欢撒娇,有人觉得撒娇很可爱,但也有人觉得撒娇很肉麻,一看就起鸡皮疙瘩。注意了,女人撒娇的含义可多了,懂得了这些拿下她们可是很容易的。想要了解女人心理的话,建议来看看。 女人撒娇的含义 …
- 心理压力大怎么缓解,四招缓解心理紧张
- 你的压力爆了吗?其实我们都知道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了,比如说家庭还有工作,孩子的教育等等,如果说心理压力过大没有及时的缓解,就可能造成过于压抑,感觉生活没有乐趣甚至还会爆发不少的…
- 年纪大了要警惕六大黄昏心理
- 年纪大了要警惕六大黄昏心理 “黄昏”心理,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负性心理,其通常表现为“情感消沉,精神退变”,是一种有害身心健康的“不安定因素”,需要通过自我调适来加以消除。 老年人的“黄昏”心理 累赘包袱…
- 心理IN词:午饭恐惧症 是什么意思
- ■ 午饭恐惧症名词解释 午饭恐惧症(lunch phobia),顾名思义,就是对午饭怀有一种恐惧感。它是新近两年盛行的流行词汇。不少白领到了午饭时间就纠结跟谁一起吃、一起吃什么等问题。因为小小一顿午餐,吃得不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