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养生保健 > 心理健康 > 正文

疑病症,是心理不安的转移

发布时间:2019-04-20 11:09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特殊的“病人”,他们主诉很多,自感症状很重,但各种检查均正常,药物治疗也不见效果。他们由于身体“症状”的存在而焦虑不安,担心可能存在某种疾病(通常为一些疑难杂症如癌症、传染病等),四处求医,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

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特殊的“病人”,他们主诉很多,自感症状很重,但各种检查均正常,药物治疗也不见效果。他们由于身体“症状”的存在而焦虑不安,担心可能存在某种疾病(通常为一些疑难杂症如癌症、传染病等),四处求医,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严重的可导致自杀。

其实,这种无病自忧也是病,不过它不是什么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往往表现出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度关注,对健康估计之坏跟身心情况很不相符,并处于对疾病的持续、强烈的恐惧之中。他们往往在没有任何可靠证据的情况下,经常主诉自己病症如何如何严重。

当医生检查得出否定结论时,疑病症患者常常断定医生的诊断是错误的或不可靠的,总是往坏处想,因此,无法消除内心对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其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另一些医院,以寻找“更好”“更可靠”的论断和治疗。

疑病症的产生有患者的个性因素,也有外界环境因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疑病症往往是对因心理挫折而产生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转移,是自我因素防御机制作用的结果。

如何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

第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

如果有病,要及时检查。要相信医生,相信医生的各种检查,要在”无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努力放下思想包袱,相信自己是健康的,轻装前进。千万不能不去看医生自己就对号入座。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疾病观,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转移自己对”疾病”的过分关注。

第二,通过自我暗示法加以调节。

当自己检查出没毛病时,要给自己暗示脱敏。比如可以给自己一些肯定:”我的身体其实是很好的,这都检查过了,没有什么问题,过去自己感觉到这儿痛那儿痛、这儿不舒适那儿不舒适,都是自己太敏感的缘故。”或是根据自己疑病的情况,写一些暗示性的语言,如”不必对自己的健康怀疑,我很健康”,一般每天自我暗示一次或数日一次,其效果较佳。

第三,多参加活动。

积极加入到各种活动中,就会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比如参加自助爬山活动,参与到社区服务的工作中,或是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等等,这样做,使患者注意力转移,减少疑病症发生的几率,并且对辅助治疗疑病症也有益。

现代社会,人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了,普遍感到存在着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缺少有效的支持系统和恰当的宣泄方法,这种心理压力就有可能以躯体的症状表现出来而困扰人们。

相关专题: 心理健康

相关资讯

秋冬季抑郁高发 心理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秋冬季是抑郁情绪的高发季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当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人们对于抑郁症…
秋风又起 心理要乐观
时令已入处暑,秋风渐渐凉的情境即将来临。 常言有“秋风秋雨愁煞人”、“悲秋”之说,心理专家提醒,这种说法有医学道理,与秋冬季节的光照密切相关。如何防与治?专家通过实例进行了解答。 案例抑郁症并存情感困扰…
人真的会给气死吗?
人真的会给气死吗? 生气的时候最容易发生突发性心脏衰竭造成猝死。 人生在世,肯定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有些人或事甚至会让你暴跳如雷,大动肝火。可是,科学家提醒说,那些容易生气的人需要注意了,因为一项最新…
全球十大验证灵魂实验
据生态学家网报道,一系列有趣甚至令人好奇的实验都在极力证实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人死后是否真有来生?为证实这一点,科学家做了许多相关的实验,以下是10大验证死后来生的疯狂实验。 1、 灵魂通过电子…
七成抑郁症患者没吃药
繁重的工作和生活 压力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精神健康。根据美国精神健康协会的报告,18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中有1000多万人患有抑郁症,约占美国全国人口的9。5%。但是,抑郁症的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