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宝宝用手抓东西吃不用阻止

发布时间:2019-03-09 11:38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6个月以后的宝宝,手的动作灵活多了,这个时候的宝宝什么都想抓着玩,吃饭的时候也想抓饭玩。宝宝能将抓到的东西往嘴里送,表示宝宝有了一定的进步,他已经在为以后自己吃饭打基础了。不过由于宝宝并不会自己吃饭,所以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家长一

6个月以后的宝宝,手的动作灵活多了,这个时候的宝宝什么都想抓着玩,吃饭的时候也想抓饭玩。宝宝能将抓到的东西往嘴里送,表示宝宝有了一定的进步,他已经在为以后自己吃饭打基础了。不过由于宝宝并不会自己吃饭,所以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对于宝宝的这一行为,家长应该鼓励,不要因为担心不卫生而一味地阻止宝宝去做,应该从积极的方面采取措施。

例如,可以把宝宝的手洗干净,给宝宝围上一个大一点儿的围嘴或穿上护衣,在他坐的周围铺一块塑料布等。这样即使饭碗翻倒了也没有关系。宝宝要抓饭,就让他抓好了,一般过上几分钟,宝宝新鲜劲过去了,家长就可以顺利地喂食了。

有些宝宝用手抓东西吃,可能会将食物撒出来,或者是将食物沾到了手上、脸上、头发上和周围的物品上,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不必在意,不要计较这些小节,让宝宝去学习、体会自己吃东西的乐趣比什么都重要。

另外,为了避免孩子将食物撒得遍地都是,孩子的饭碗里每次只放一点食物,减少遗洒。待发现碗里的食物不多时,再加一些进去,让孩子反复练习。

总之,让孩子学吃饭,最迟不得晚于第9个月。及早让孩子学会自己进餐,不仅有助于强化孩子对食物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吸引孩子对进餐的兴趣,并在进食的过程中锻炼他的手眼协调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有一定的好处。

让宝宝练习用杯、碗

从练习用勺喂食物开始,宝宝就明白除了奶瓶外,勺中也有很多好吃的食物。现在也得让他知道,不仅是勺,还有杯、碗等里面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这样才能让他的注意力和兴奋点慢慢从奶瓶中脱离出来,去接触更多的物体。

1. 让宝宝在玩耍中接受杯子和碗

一般婴儿随着月龄的增长,对外界的兴趣越来越大,会渐渐淡漠奶瓶和母亲的奶头,不再像从前那样迫不及待地抱着奶瓶或乳房一直吸个不停,而常常会吸几分钟停下玩玩再吸,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无形中帮助宝宝很容易地接受了杯子或碗。

2. 对于内向的宝宝应耐心引导

但有些婴儿的情况就不同了,尤其是比较内向、缺乏母爱的婴儿。他们会日益依恋奶瓶,把奶瓶当成母亲的化身,并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而对其他东西采取排斥的态度,他们会对杯子或碗里的奶看都不看,更别提让他吃了。为了防止这些婴儿对奶瓶养成持久的依赖性,应该逐步引导他们学会用杯、碗喝奶。

3. 让宝宝学会用杯、碗

开始尝试时,可先给婴儿一只体积小、重量轻、易拿住的空茶杯,让他们学着大人样假装喝东西。有了一定兴趣后,父母每天鼓励他们从杯、碗里呷几口奶,让孩子意识到奶也可以来自杯中,时间一久,自然就愿意接受了。等孩子掌握了一定技巧后,再真正用杯子给他喝。

当然,这个过程是不能脱离父母帮助的。如果孩子过了一段时间后又走回老路,对杯、碗不感兴趣了,父母可想些办法,换一只形状、颜色不同的新杯、碗,或更换一下杯、碗中食物的口味,也许就会重新引起孩子的兴趣。宝宝从杯、碗中喝东西的熟练程度,完全取决于爸爸妈妈给他练习机会的多少。有的宝宝到了1岁也不会从杯、碗中喝东西,那只能算爸爸妈妈的错了。

相关专题: 幼儿教育

相关资讯

开发宝宝脑部潜能三个关键期
知道吗?在日本,孩子在每一个阶段成长都有一套与年龄相吻合的开发教程,通过熟知孩子的智力发育状况,以帮助他们启开无限的天赋和潜能。下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内容吧! 日本专家透露开发潜能的秘密 在日本,对孩子
3~6岁的宝宝心思并不难懂
3~6岁时的孩子对于情感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增强,他们会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一些情绪会引起家长的注意。他们会注意到家长的情绪变化而采取适当的动作来讨家长欢心。例如有些孩子看见喜
4点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一、宝宝的社交能力 宝宝有了初步的社交行为 2~3岁的宝宝由于语言和动作发育日趋成熟,认知范围逐步扩大,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已经有了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愿望。而且已经开始懂得怎样与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了。如
最易毁掉宝宝的5大坏习惯
1、穿衣太慢,帮他穿 一些家长早上赶着时间上班,因此会觉得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很耗费时间,便自己动手帮孩子穿衣服,但是穿衣服是宝宝应该要学会的一种技能,父母既要培养孩子自己穿衣的兴趣,也要耐心教导孩子学习好
宝宝两岁前智力开发的要领
宝宝从出生之后就可以展开智能上的学习,特别是0~2岁阶段,宝宝的学习发展是相当惊人的,所有的刺激对他们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经验,透过丰富的经验累积,将建构出宝宝全方位的智能发展。因此,如何在0~2岁阶段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