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孩子沉迷王者荣耀,家长不做自我检讨,反而让游戏开发者背锅?

发布时间:2020-10-11 18:16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7月2日,针对《王者荣耀》,腾讯从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陆时长、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以及强化实名认证三方面推出了声称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 有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

孩子沉迷王者荣耀,家长不做自我检讨,反而让游戏开发者背锅?

7月2日,针对《王者荣耀》,腾讯从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陆时长、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以及强化实名认证三方面推出了声称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

有数据显示,《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这个数据直指玩家低龄化严重,小学生沉迷游戏成为了巨大隐忧。

7月3日,《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发公开信称,一年多以前还在为《王者荣耀》能不能存活下去感到焦虑,如今这款游戏火了,就因为有人沉迷,就都来怪游戏,觉的有些委屈。

是啊,这就是一款游戏啊,和漫画、电视剧、电影、武侠小说一样。十几、二十年前的学生沉迷的是小说、漫画;前些年火热的是电脑游戏;而如今使用手机的用户远远超过电脑用户,也就都喜欢玩手机游戏了。

能让人沉迷的东西多了,自控力不行的人干什么都会沉迷。说到底,就算没有《王者荣耀》,小孩子们也会玩别的游戏。

孩子沉迷王者荣耀,家长不做自我检讨,反而让游戏开发者背锅?

那么,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家长们除了愤恨地指责、批判游戏的开发者,就没考虑过自己有多少责任吗?

1、父母行为影响孩子(★★★)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很多家长自己就是手机控、游戏控。甚至有家长自己玩手游,导致孩子也跟着沉迷其中。还有爸爸自己就玩手游的,还拉着儿子暑假一起打段位。

2、孩子缺少父母陪伴(★★★★★)

孩子的手机怎么来的?总不会是游戏商送的吧。很多家长懒得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就把手机给孩子玩,自己图个省事、清静。

3、家长对孩子玩游戏的监管缺失(★★★)

很多家长一开始对孩子玩游戏没所谓,甚至放纵孩子去玩。在其玩游戏过程中不加以引导,最后等到孩子玩上瘾了才粗暴干预、打压。完全忽略了亲子关系、和睦家庭氛围的经营和建设。

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尚不成熟,甚至会有冲动叛逆心理,作为《王者荣耀》的主力军,玩上瘾后,家长再想采取措施就晚了。

孩子沉迷王者荣耀,家长不做自我检讨,反而让游戏开发者背锅?

7月4日,“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首日遭破解。有商家通过技术手段将未成年人信息改为成年人信息;游戏方表示,将进一步强化实名认证系统,“成长守护平台”将增加设备绑定功能。

这里暂且不说这些昧良心的商家。其实负责任的家长才是防沉迷的真正防火墙。

如果发觉孩子沉迷游戏,家长首先应该知道孩子在游戏中想得到什么,“到底是想获得一种成就感?还是想交更多的朋友?或者只是为了逃避家庭、宣泄不满情绪?”

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后,父母要通过给予孩子爱与陪伴,比如说每天孩子写完作业带着孩子去小区楼下或者公园去溜溜,陪孩子玩玩滑板、打打球等等……逐步去培养孩子明辨是非、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基本能力。孩子没有了空余时间来贪恋手机游戏,终究会把目光从游戏上移开,看清网络游戏之外的美好世界。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千万别忽视孩子幼时对父母的依恋,直接影响孩子的终身人际关系
孩子幼时对父母的依恋都有哪些类型,哪种依恋关系是安全的,依恋关系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早前的一场心理公益讲座上,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教授胡平为家长们讲授了“早期依恋关系对终身人际关系的影响”。
学会5大陪睡法,陪睡妈妈再也不用当“邱少云”
陪孩子睡觉,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 孩子小的时候,晚上要喂奶、换尿布。 那时以为孩子大一点了就好了,可孩子真的大了,陪睡的妈妈还是常常会从梦中惊醒,担心孩子是不是从床上掉下去,或者踢了被子。 明明已经累
爸爸妈妈也曾是孩子
面对孩子降生的那一刻,除了心疼大人并且帮她松了一口气,似乎并没有过多特殊的情感,没有特别的喜悦,也没有显得惊慌,总之,一切都很平静。唯一的心理变化是,昨天我还是个孩子,今天就变成了孩子的爸爸。想到这,
这6个教育法则,特级教师都在用!妈妈一定要看看
1、价值法则 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朝思暮想的,可是一旦拥有了,却发觉这东西并没有我们当初想得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好,这就是价值法则。 解读: 当我们憧憬一个事物的时候,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它的好,而拥有它之后需要付
这三样东西给孩子,并非越多越好!
当你有一只手表时,上面显示12点,你就知道现在的时间是12点;但是,当你有两只手表时,一个显示11点,一个显示12点,你反而分不清哪个是准确的。这就是所谓的“手表效应”。 “手表效应”最想告诉妈妈们的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