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妈妈,请不要在我睡着后离开……

发布时间:2020-10-12 07:46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导语:如今,80后部分已成功晋级为父母。但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只生不养”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宝宝不是长期生活在奶奶家,就是姥姥家,与爸妈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每次探望,宝宝会兴奋地手舞足蹈,缠着妈妈一刻也不分开,像只快乐的小鹿。每次离

导语:如今,80后部分已成功晋级为父母。但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只生不养”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宝宝不是长期生活在奶奶家,就是姥姥家,与爸妈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每次探望,宝宝会兴奋地手舞足蹈,缠着妈妈一刻也不分开,像只快乐的小鹿。每次离开,宝宝都会不舍地哭闹,小手扯着妈妈不松开,眼睛哭得又红又肿。

妈妈,请不要在我睡着后离开……

分离方式不对造成分离焦虑

  采访中发觉,大多数80后小家长,都喜欢在宝宝熟睡后悄悄离开,或是不注意时偷偷溜走。其实,这些分离方式都是不正确的,育儿专家解释:当宝宝醒来发觉妈妈不在身边,心理就会产生不适应感,无法接受让其安稳入睡的依赖者消失,这样的现象重复发生,就会致使其产生分离焦虑。另外,在宝宝不注意时走掉,宝宝会因为没有安全感,造成分离创伤,引发分离焦虑症。

  产生直接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育儿专家指出,“分离焦虑症”在婴幼儿中高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缺乏安全感。有研究表明:缺乏安全感不仅指分离的创伤,与宝宝的培养也有直接关系。例如:没有及时、有效沟通,给宝宝造成心理不适;过度溺爱使其不能独立等等……宝宝一旦出现“分离焦虑症”,爸爸、妈妈可以尝试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探望时,幸福地来,快乐地走。

  醒后及时分散注意力

  如果在宝宝熟睡后离开,一定要确保醒后能见到熟悉的人,给其因爸妈消失的不适心理一些安慰,还要及时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陪宝宝做些平时喜欢的游戏在天气晴好时,到外面玩耍。

提前演练“分离”

  当要离开时,可适当减少和宝宝的接触,不要过度亲昵,令其自己与家人游戏,使心态完全放松。此时,可借机做些别的事情,不和宝宝同处一室更好,提前演练“分离”。但要注意,走前要和宝宝打招呼,慢慢培养其“预知”能力。

  肢体语言告知

  “见面时的拥抱,分开时的吻别”,你可以刻意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告知孩子——亲亲小脸表示即将离开。孩子习惯后,心里便知道爸爸、妈妈要走了,所以在打“预防针”的前提下,宝宝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症”。

  说“再见”很重要

  千万别忽略了分别前的一声“再见”,对于宝宝而言这简单词语代表的是“信任”。所以,即使孩子很小,听不懂语义,但是也要说,然后离开。一旦与宝宝培养出“信任”,你完全可以放心地离开,“分离焦虑症”也不会出现。

  说明再见面的时间

  可以简单和宝宝沟通“再见面”的时间及原因,便于让其有个心理期待。但要谨记,一定要在约定的时间出现,让宝宝知道你没有失约。

  培养兴趣娱乐心情

  从小培养宝宝的兴趣,在点滴生活中发觉宝宝喜爱的玩具,愿意做的小游戏。即便爸爸、妈妈走了,也能找到寄托。像一些喜欢动画片的宝宝,就应该马上播放;这样不仅可以让宝宝心情愉悦,更容易找到心理寄托。

相关专题: 沟通培养宝宝兴趣

相关资讯

宝宝小手精细动作发展与训练
3个月大的毛毛,独自在床上安静地躺着。眼前吊着。一些五颜六色的小玩具,他伸出了小手,似乎想拍打这些小玩意儿。忽然,他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出神地凝视着他的新发觉——自己的小手。于是,在此后的1~2周内,他常
如何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习惯于凡事都为孩子考虑的周全细致,认为宝宝永远都需要自己悉心照顾。但是在孩子3岁以后,孩子会经常要求“自己来”,并拒绝家长的帮助,这对于孩子来讲并非坏事。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自己
小心家用电器引起儿童发育不良
眼下,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家电企业纷纷转向特色经营,儿童家电也迅速走红,相关产品层出不穷:儿童冰箱、儿童洗衣机、儿童电视机等等应有尽有,市场销售也逐渐热了起来。但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杜军保
怎样把握宝宝的口味?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有的妈妈会按照成人的口味标准给宝宝制作辅食,这样做对宝宝是非常有害的,口味重会给宝宝带一些不良影响。 宝宝的肾脏还没有能力充分排出血液中的钠(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吃盐太多,会
教你不吼不叫养出好男孩
一说到男孩,很多人不由自主的会想到:调皮,粗鲁,甚至暴躁,所以很多家长在教育男孩时,尤其是妈妈在对待男孩的问题上就失去了典雅和淑女,常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可是妈妈的吼叫并没有换来男孩的沉稳,今天咱们就聊